【2月11日】美國CPI數據溫和,加上財報出色,美股3大指數高開,但盤中熱炒股回吐,3大指數尾市有壓力,道指升62點或0.2%,標指跌0.03%,納指跌0.25%。噚日提到標指最新阻力位於3940,結果升抵3931便受阻升不上去,納指同樣升至14150阻力遇阻回落,值搏率問題又開始浮現。
標普500間公司至今有75%已公佈2020年業績,有81%優於預期,平均盈利較預期高出17%,表現非常理想。但靚業績卻未能進一步推升股價,大價股升至現水平開始吸引力不高,資金開始湧入炒中小型股份,尤其是GME一個月內狂升20倍,為一眾散戶帶來無限憧憬,資金正快速流入劣幣。
美國投資市場正出現無限資金追逐有限資產,各類資產價格正出現失控式上升,早前幾名大孖沙高調支持了BTC,結果將價格推上48000美元。就連垃圾債也有瘋搶現象,所謂垃圾債又稱高息債,發行者主要是一些財務危危乎的公司,需要以超高息才能發債維持營運,去年疫情期間,美國很多頁岩氣商因收入減少陷入破產邊緣,其發行的債券因隨時變廢紙,所以遭到投資者瘋狂拋售,很多債息飆升至20厘以上也沒人願意接手。
為了穩住整個投資市場,美聯儲甚至表示會直接購入這些垃圾債,整個垃圾債市才得以回穩,當時美聯儲做法的確令人質疑,道德上為何可以拎公家錢去投資這些超高風險資產,一旦破產如何向公眾交代?一年過去,這些垃圾債券已高息不再,最新息率跌穿4厘,不要忘記十現時十分穩健的十年國債,息率也有1.15厘,高風險跟低風險債息差只有2.8厘,反映現時投資市場是完全不理會風險。
垃圾債中評級最低的為CCC grade公司,也就是最易破產的公司,其發債成本也降至6.7厘。對這類破產邊緣公司來說,能夠低成本融資存活下去自然是一件好事,但對投資者而言卻是背負著無限風險,更何況實體經濟中,這些公司經營環境根本未有改善,情況尤如當年的「雷曼債券」,資金正接受以超低回報去投資超高風險資產,情況令人憂慮。更甚是潛在通脹正醞釀中,一旦未來通脹失控,必定為整個投資市場帶來一場災難。
當然筆者不是指刻下會立即出現問題,但現時市場談及的不再投資機會而是投機,希望大家要明白我們正身處何種市況,若自問是保守投資者,應該開始平衡自身風險。若是年輕人,自然應該趁party time盡量去賺取第一桶金,但要注意何時音樂椅會停。
今日港股只得半日市,長假期前估計變化不大,北水下週四才回歸,港股下週二復市,估計港股即使要建倉也不會急於今日這個半日市。料恒指主要是企穩30000點,待新春後再看數據決定去向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